机构投资者具有信息优势、规模优势,有着较为专业和科学化的投资决策模式,行为更接近于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经济人,其市场地位的提高将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发展基金积累制的DC型养老计划由于强调了个人的养老责任,实现了个人养老责任和收益的良好互动。长期以来,中国的资本市场散户多、波动性大、炒作风气浓,削弱了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从国际上来看,主要经济体在推行改革过程中,谁的步子走得更坚定、更扎实,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养老基金作为财务投资者,通过参股方式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实现国企监管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第一,中国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的受益基准型(DB)转向预筹积累的供款基准型(DC)为主,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下是必然的选择。在一个体制转至另一个体制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不同年代的人和不同工作岗位的个人账户空缺的问题,需要考虑代际公平。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得也非常快,现行基于现收现付的DB型养老金制度在宏观上不可持续,养老金收支缺口正在显现,养老金的财务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养老金改革要特别注重对企业和个人的激励机制。改革一般都会有阻力,不能盲动,更不能求稳求全,尤其不能夸大风险,过度维稳,不敢触动既有利益格局,不敢改变现行体制机制。身份管理如此重要,以至于世界各国都将其作为最根本的社会治理制度之一。
姚前(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 原文发表于《比较》第111辑,本推文为删节版,全文请参见财新网。按照这四个维度,现金是可以广泛获得的、非数字化的、中央银行发行的、以代币形式存在的货币。显然,同数字美元一样,数字欧元也选择央行直接负债模式,而非100%备付金模式。这与国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原则九货币结算的观点一致。
基于数字钱包、分布式共享账本和共识机制的比特币创新设计使数字货币技术实现了新的飞跃,由原来的三方模式变成像实物货币一样点对点的双方交易模式。当前,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对货币演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入,出现了不同于传统货币的新型货币:数字货币。
合成型央行数字货币当然不能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从技术的角度看,其间的交互不仅没有显著改善中央银行的服务压力,反而提高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应该说,合成型央行数字货币只是诸多公私合营方案的一种,并不唯一。但比特币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数字货币。因此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两者表现不同:按需兑换是在负债端完成1∶1兑换,资产没有扩张。
比如,比特币价格暴涨暴跌,一度飙涨到1.9万美元,但也曾跌破3500美元如果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的需要,通过资产购买的方式,向市场发行数字货币,则是扩表发行。欧洲中央银行的数字欧元报告也同时考虑了单层运营和双层运营,用户可直接访问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也可通过中介机构,由其作为结算代理人开展数字欧元交易。虽然刚刚起步,但这一数字创新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
数字美元方案似乎也不在乎狭义银行,提出直接对数字美元计息,突破了当下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实验暂不计息的谨慎思路。截至2020年5月,共有5425种私人数字货币。
除了交易转账,货币往往因价值而动,哪里的价值更稳定,收益更高,货币就往哪里流动。如果说因价值内涵而发生的货币替代是古典货币战争,那么因技术先进而引起的货币替代则可称为新型货币战争。
代币模式的另一好处在于金融普惠。基于数字钱包、分布式共享账本和共识机制的比特币创新设计使数字货币技术实现了新的飞跃,由原来的三方模式变成像实物货币一样点对点的双方交易模式。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央行货币(尤其是现金)在流通领域被技术更先进的电子支付方式替代。笔者认为,实质上,中央银行对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无可辩驳的控制权,央行数字货币对银行存款也并非就是完美的替代品,比如银行存款可以透支,而央行数字货币不行。10、结语 2017年,笔者曾撰文探讨数字法币的内涵与外延:法定数字货币在价值上是信用货币,在技术上是加密货币,在实现上是算法货币,在应用场景上则是智能货币。它们的缺点则在于两方面: 一是缺乏稳定价值支撑,价格不稳定。
它们都不是央行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不同,法定数字货币或央行数字货币根正苗红,不存在价格不稳定和合规性问题,但与私人数字货币开源、众智的创新方式相比,央行数字货币创新动力和能力略显不足。
数字货币在融入现有的应用基础之上将拓展出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场景,数字货币的自身服务能力和竞争力也将进一步增强。3、央行数字货币的价值属性:央行负债,还是私人负债 既然称为央行数字货币,自应是央行的负债。
而基于代币的数字美元钱包的相关成本要低于传统银行账户的成本,相应的服务覆盖范围可扩大到虽没有银行账户但能够使用移动设备的人群。他们还指出了账户模式存在非最终结算的缺点:移动支付系统速度更快、更方便,但它仍然是基于账户的,这意味着交易尚未完成或不是‘最终的,在记录、核对和结算各自的借贷交易之前,仍然可以撤销。
后者的主体是货币使用者,属于按需兑换。流动间,就发生了货币的替代,或转换为资本,或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货币(资产)。8、央行数字货币与货币政策工具:计息,还是不计息 不计息,央行数字货币仅是一种支付工具,就像实物现金一样。这与国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原则九货币结算的观点一致。
它还提出央行数字货币可编程的两个好处:一是可编程的央行数字货币若与数字证券相结合,可实现真正的原子结算。这涉及如何对私人数字货币进行定性,其中最具争议的是初始代币发行(ICO)。
零币应用了零知识证明算法,以增强交易的隐私性。2016年,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笔者躬逢其时。
2017年,我国和韩国禁止所有形式的代币融资。比如,2018年,美国Gemini信托公司发行的Gemini Dollar(GUSD)和Paxos信托公司发行的Paxos Standard Token(PAX)均得到纽约州金融服务局(NYDFS)的批准。
欧洲中央银行的数字欧元报告虽然强调应避免资金从银行存款突然转移到数字欧元而带来的相关风险,但它不反对数字欧元计息,提出所谓的分级计息系统(a tiered remuneration system),以可变的利率对不同数字欧元持有量计息,以减轻数字欧元对银行业、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传导的潜在影响。公私合营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发挥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优势,一方面保持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和信任背书的功能,另一方面发挥私人部门的活力和创新优势。智能合约极大地扩展了数字货币的功能,发展出各类基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比如存贷领域的AAVE和Compound,资产交易所的UniSwap和Balancer,保证金交易的dYdX,金融衍生品交易的Augur,保险的Nexus Mutual等,由此生成一个基于数字货币且充满活力的去中心化金融应用生态系统。比如,以太币扩展了比特币的可编程脚本技术,发展出一个无法停止、抗屏蔽和自我维持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平台。
2017年,美国学者科宁(Koning)根据是否基于央行账户,提出央行数字账户(CBDA)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概念。与现有的私人数字货币和电子货币相比,法定数字货币将呈现全新、更好的品质。
与基于主权国家信用的法定数字货币或央行数字货币相对照,有人称它们为私人数字货币。他们认为代币化为支付和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会。
价值不稳定带来的后果是私人数字货币难以成为真正的货币。据笔者理解,代币模式是一种基于密码学的新型账户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全新的加密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对账户的自主掌控能力更强。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go8y5.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yma/1894.html
有话要说...